『有一种风雅,是“壶名”!』

发布日期:2025-08-17 00:26    点击次数:192

图片

茶壶的名号,可以简洁凝练,

如“思亭”、“文旦”,

两字便道出了壶的形韵与匠心的传承。

也可以意境悠远,

如“竹月凝辉”、“松涛听雨”。

山石泉林,风花雪月,寥寥几字,气象万千。

就这样,一把把用于注水烹茶的寻常陶土砂器,

被赋予了高洁的品性与深邃的意境,

在音韵与画意中凝结成独特的风骨。

图片

自唐时文人雅士参与其事,更将壶名推入雅境,

或寄情山水,或托物言志,

以这方寸之名,

追寻着那份超脱凡尘的逸趣与风骨。

壶名本只为区分器物,

却于巧匠与文人手中被点化出魂魄。

一柄壶,因名而拥有了生命,

譬如“小石冷泉”壶,

其名便凝住了石之苍古与泉之清冽,

壶身微凉恰如石沁肌骨,

水流汩汩之间仿佛真能尝到甘冽清泉的滋味。

图片

这名字更如一道符咒,

将自然之魂熔铸于壶身之内,

握于掌中,便如捧住了一泓流动的山水精神。

名字于此,已远远超出了标识的意义

——它变成了壶的魂魄,是壶在尘世中轻轻吐纳出的呼吸。

壶名如诗如画,寥寥几字,

便铺展出一幅意境悠远的画卷。

图片

“松风”壶,两字便足以让壶身腾挪成苍劲古松,

壶中茶水倾注之声恰如林间清风低吟,

山野气息与林涛声韵,

皆在眼前耳畔萦绕不绝了。

另有“远山黛”之壶,黛色凝重,

壶形如山,线条沉稳,

似远处青山被精妙地浓缩于案头;

主人每每抚壶细看,眉宇间便浮起淡淡思虑,

仿佛壶底那方小小篆印,

已然化作了故人眉宇间那抹远山黛痕,

寄托了永难割舍的情思。

图片

壶之名,亦为壶主之心迹。

“冷香斋”主人曾有一把“冷香”壶,

冬日里煮雪烹茶,

主人每每于寒冽中品出那一缕淡远幽香,遂以此名之。

这名字不仅道出了壶之清冽特质,

更刻下了主人一颗疏淡如雪、馨香如梅的恬淡心灵。

壶名何尝不是主人品格与志趣的投射?

图片

壶与名,名与心,三者相互映照,浑然一体,

是物与心之间一份无声而庄重的默契契约。

名之为物,实为器之第二生命。

当我们的指尖轻抚过壶底那方篆印,

当唇齿间轻吟出“小石冷泉”、“听雪”……

这些清泠泠的名字之时,我们便不只是啜饮着茶水

——我们啜饮的,是千年文脉里沉淀的月光与霜雪。

图片

壶名风雅,其真意不在于堆砌辞藻,

而在于为寻常器用赋予一层心灵的光晕。

当那名字从唇齿间轻逸而出,

我们便跨越了实用之界,

在冰冷的泥土烧造之上,

触摸到了中国人赋予生活以诗意的温润本心:

在“名”这微小而深邃的方寸之间,

原来一直安放着我们灵魂深处对美的无限渴求。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宸展光电:股东李莉、陈建成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共减持公司股份约7.39万股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免费pg电子试玩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